研路同行:保研经验分享会
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历史学系党委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用心用力用情为师生办实事。
为开阔我系学生视野,指导学业生涯规划,11月28日,我系团委与本科生党支部在逸夫楼302教室开办联合举办保研经验分享会,邀请本系大四优秀学子代表分享保研经验,助力同学们升学深造。
本次分享会邀请到成功保研的18级学生何宜航、何恺健、王奕淳、李芷一、王子滢五位嘉宾,来自各年级的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一位分享嘉宾是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何宜航师姐,她保研的方向是世界史。她主要分享了保研的条件与自己的准备过程。
第一位分享嘉宾是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何宜航师姐,她保研的方向是世界史。她主要分享了保研的条件与自己的准备过程。
何宜航师姐首先围绕本系的推荐资格(包括前六学期的平均绩点、支教保研等等)和目标院校接受意向两个方面介绍了保研的具体条件。随后,何宜航师姐对保研时间轴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自身经历向我们着重介绍了有关面试的自我准备环节,建议同学们在了解院系的相关专业后做好与之相关的知识储备工作。她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努力的方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可自己的努力。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成功保研至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何恺健师兄,他保研的方向是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在整个分享过程当中,何恺健师兄鼓励大家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有了兴趣的支撑,可以更好地避免陷入选择的焦虑。他认为,保研的意义取决于自己,大家需要做到的就是知行合一。此外,他还结合自己面试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如何用学术热忱打动老师。

第三位分享嘉宾是成功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王奕淳师姐,她保研的方向是中国史。她主要分享了一些面试的经验。王奕淳师姐结合自己的面试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面试的前期准备以及面试的多种形式。她鼓励大家以课程作业为基础,关注校、系公众号,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分享了一些面试小技巧,比如事前准备很重要,尽量放松心情面带微笑,线下面试会比线上面试更锻炼自己。

第四位分享嘉宾是成功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李芷一师姐,她保研的方向是考古学。她主要介绍的是一些前期的准备。在分享中,李芷一师姐就申请材料的准备给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她认为学年论文应当把学术积累展现出来,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十分重要。她鼓励同学们做到“知己知彼”,清楚自己选择学校及专业老师的原因,对自己未来研究的领域要有设想,平时也可以给自己想要跟随的老师发邮件,让老师了解自己。

第五位分享嘉宾是成功保研至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王子滢师姐,她保研的方向是文物与博物馆学。王子滢师姐认为保研首先要努力提高成绩是基础。如果想要跨专业考研可以去咨询本校或者心仪院校的老师,结合自己的兴趣、自身的特长还有学校的发展状况及交换项目确定选择的院校与专业。她认为任何专业之间都能找到联系,重点就是自信。在今后的道路上,她鼓励大家多尝试,尽量做到胆大心细,善于去发现。很多工作都需要历史素养,不需要把自己的知识局限在一个纯学术的方向内。
在此次活动中,师兄师姐们结合自己的保研经历,毫无保留地将各自的经验分享给了同学们,在场的同学也认真听取他们的经验分享,并就相关问题和师兄师姐展开深入交流。
这次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保研的理解,也为立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助力同学们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学业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