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成功举办

编辑:撰稿-许峻铭 发布日期:2022-01-05

       1211日上午,由我校和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决赛于线上举办。本届比赛以“百年回眸”为主题,共有10支队伍从44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入围决赛。

       本次比赛的评委由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左双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林辉锋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赵立彬教授、孙宏云教授、谷小水副教授担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安东强教授、历史学系党委副书记徐翠丰老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贺彗星老师、历史文化学院学工办周冲老师,南开大学张叶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倪根金教授、杨品优教授、杨柳老师等嘉宾出席活动。

       安东强教授在致辞中对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的老师、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入围决赛的各支队伍的努力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并诚挚邀请同学们、老师们来年以口述史大赛十一年回顾的契机共同讨论大赛各届成果。安东强教授指出,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介入到当下的新的途径与手段,已经日益为整个中国知识界所了解与介入,作为史学向下深入的重要手段,口述史可以记录普通民众有血有肉的生活,在充满人文关怀的同时也拓宽了历史学的视野。

image 117
安东强教授致开幕辞

       比赛环节,各支队伍以作品展示和答辩的形式带领我们回溯时空,穿过百年默默风尘,深入挖掘不同群体的生活苦旅,共同聆听历史背后的动人故事……

厦门大学“鹭岛侨声队”

“鹭岛侨声队”通过研究原居印尼、受1949年至1965年间印尼排华浪潮影响而归国并在厦门等地得到安置的华侨群体的口述史,探讨政治环境中个体生命的周折变迁、时势波动下侨务政策的复杂演进,尝试在更大视野内丰富对于新中国史、华侨华人史、中—印尼关系史的理解。

华南农业大学“悟史沉香队”

悟史沉香队成员选取了5位有代表性的受访对象,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还原香云纱复兴过程中几度沉浮的波折历史,记录下香云纱在推广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通过研究宁夏京星农场北京移民的口述史,展示他们经历新中国立国初的一系列建设、走过动荡的政治运动、见证改革开放的独特生命。“移民”的特殊身份,也让他们在经历新中国“共有的历史”之外,体味了不一样的人生。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为师队”

“金陵为师队”从口述史和社会行为分析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社区在疫情初期的应对模式和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并且以期从口述史的视域打开那一段历史,让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真正展现,然后窥见其中生活基本逻辑。

中山大学“寻迹塘边队”

寻迹塘边口述史团队将口述访谈与档案、文献等资料的分析解读相结合,将中央政策与村庄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希冀从亲历者的视角,重新回看塘边村中的四清运动,探寻浪潮中普通村干部的命运浮沉。

南开大学“溯觅乡医队”

集体化时代农村的“医疗革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和治理渗透的重要环节,众多奔忙于田间地头的乡村医务工作者则是集体化历史的重要见证人。“溯觅乡医队”关注他们的职业轨迹和人生变迁,还原普通人在变革年代的生命印记。

北京大学“三线企业身份认同调研队”

“三线企业身份认同调研队”探索在不同文化背景、多次政治运动和厂内外多样联系的影响下,三线内迁工厂厂内干部职工身份认同发生的变化、区隔和融合产生的张力使身份认同嬗变过程呈现出的多种面相与其引发的个体或群体层面的调适。

湖南师范大学“‘桑植精神’口述史团队”

“‘桑植精神’口述史团队”通过以红军后代为例进行的口述访谈研究,挖掘其家庭几代人书写的“桑植精神”,总结出“桑植精神”百年的发展脉络与对过去未来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改革开放初期宁波服装产业史考察团队”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服装产业史考察团队”以改革开放初期宁波市奉化县江口镇的乡镇服装工业为考察对象,重走来时之路,观察时代变革,梳理改革开放初期江口服装产业的起步、发展、危机与转折历程,探讨江口服装产业的兴起要素及其独特的崛起路径,以实现对改革开放的立体、多面向认知。

中山大学“瓜子汽水爆米花队”

“瓜子汽水爆米花队”通过口述资料与相关档案,考察电影行业的受众和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与人生经历,梳理永新县电影业的兴衰史,从而认识建国后以电影为中心的文化产业的变革,以电影业为切口,反映中国农村文化生活的变迁。

 

参赛队伍展示

在答辩环节中,五位评委老师就“文献与口述材料上的平衡性”、“采访对象不同导致采访内容的特殊性”、“如何确定访谈对象的代表性与典型性”等问题与参赛选手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所述的历史作了解读与剖析。

经过评委会认真讨论和严格审核,本次比赛共评选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来自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三支队伍共同摘得桂冠。

口述历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推动着近现代史学研究的发展。在本次比赛中,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讲述者以不同的视角,观察百年来新中国发展中多个领域的参与者、建设者,丰富了近现代史的研究。在国内多所高校的支持与广大青年学子的响应下,由我校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口述史交流比赛已经走过了第十一个年头,在此期间,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的口述史作品。这项赛事对推动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传播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史学创新人才培养卓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决赛获奖名单

学校

队伍名称

参赛题目

获奖名次

中山大学

寻迹塘边队

《浪潮之下——从“四清”运动看塘边村干部的自我呈现》

一等奖

北京大学

三线企业身份认同调研队

《厂中的异乡——“三线”企业身份认同中的张力及其调试:以自贡市东新电碳厂为例》

一等奖

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服装产业史考察团队

《产业文化、政策指引与地域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服装产业研究:以奉化县江口镇为例》

一等奖

厦门大学

鹭岛侨声队

《鹭岛侨声:1949-1965年印尼归侨口述史研究新探》

二等奖

南开大学

溯觅乡医队

《寻访乡土医者:集体化时期农村医疗事业工作者口述史研究》

二等奖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团队

《黄河边的北京人——京星移民的移民文化及人生发展》

二等奖

中山大学

瓜子汽水爆米花队

《建国后永新县及其周边农村电影业兴衰史》

三等奖

华南农业大学

悟史沉香队

《破茧成蝶——回首非遗香云纱之没落与复兴》

三等奖

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为师队

《病疫环境下社区的“新陈代谢”——以武汉为例的口述史视域下的社会行为分析》

三等奖

湖南师范大学

“桑植精神”口述史团队

《“桑植精神”:微观化的中共精神谱系与家风传承——以红军后代口述史研究为例》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