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开展2022级新生校园游览暨“校史学习移动课堂”活动

      丹桂飘香,金秋送爽。为帮助新生更快地融入新环境,历史学系世界史与文博硕士生党支部(以下简称“世文硕支部”)联合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生党支部与中国古代史硕士生党支部,发扬“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党员服务精神,发挥专业特长,在9月5-6日精心组织了两场校园游览暨校史学习移动课堂活动。研究生党员带领22级新生从永芳堂到怀士堂、黑石屋、格兰堂、陈寅恪故居、马丁堂、岭南(大学)学院、北门牌坊、学校博物馆、校训牌等,参观了校园内的十多个富有校史教育意义的重要建筑。

      永芳堂前,世文硕支部党员程子琳讲述了该栋历史学系标志性建筑的历史由来与建筑形制,并对内部的资料室、文博实验室、学工办、自习室等功能房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世界史、文博硕士生党支部程子琳正在为新生介绍怀士堂

      行至黑石屋,中近硕支部党员黄韵芝对其进行了介绍,黑石屋是美国芝加哥的黑石夫人为钟荣光先生捐建的寓所。1924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时,怀孕在身的宋庆龄女士逃出总统府后,就曾被钟荣光先生接到黑石屋中居住。现在,黑石屋被用作学校的贵宾招待所,接待过加拿大总督等贵宾。

中国近代史硕士生党支部黄韵芝为新同学讲解

      在陈寅恪故居门前,世文硕支部党员黄晓波介绍了该栋建筑的由来与历史,并讲述了陈寅恪与其故居的故事。故居正厅的东墙上悬挂着陈寅恪先生的名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先生的治学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学系的治学之风,其一生持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成为历史学系的系风。

世界史、文博硕士生党支部黄晓波为新同学讲解

      和煦秋风中,队伍来到了中大牌坊前。世文硕支部党员康子凡在此向新生们介绍了“国立中山大学”牌坊的历史更迭与中山大学的建校史,体会邹鲁先生一辈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于开拓的伟大精神。

世界史、文博硕士生党支部康子凡在介绍北门牌坊

      中古硕支部党员娄森浩带领着新生们参观了孙中山铜像与惺亭,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作为百年校庆献礼工程之一的中大博物馆的历史与概况。秉承着“教学型展陈”的理念,中山大学博物馆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象,真正做到把课堂搬进博物馆,致力于为全校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服务。

中国古代史硕士生党支部娄森浩在讲解中大博物馆

      边走边学间,到了活动的最后一站——中大校训牌。校训牌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来源于儒家经典《中庸》篇章,代表了孙中山先生对中大人、对中国青年的鼓励与期许。硕士生党支部的师兄师姐们也向新生们表达了“铭记先人嘱托,践行校训精神”的殷切期盼。 

      最后,新生与研究生支部的师兄师姐们在校训牌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为活动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针对一些因为特殊情况不能正常到校的同学,几个党支部还利用腾讯会议开启了“云直播游校园学校史”活动,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让在家的新生同学们也能够观览中大校园学习校史。

腾讯会议云直播截图

      古老的建筑诉说着中大悠久的历史,悠久的历史传达着中大人的情怀,愿新生们都能在中大历史学系快乐学习,收获各自的成长。

 

新生游校园有感

 

22级本科生李壤:

      今天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大校园,从既神秘又亲切的永芳堂再到古朴典雅的惺亭、几经波折修复的北门、承载着伟人记忆的陈寅恪故居、怀士堂……在学长学姐们如数家珍的讲解中,我好像真的看见一百年前和我们一样的中大学子,走在校园的路上,怀抱着远大的志向与理想,深情地凝望着校园的一草一木,回忆着孙中山先生的讲话。我们脚下的路有许许多多的人走过,有许多伟大的记忆留在了尘埃里,嵌在了土地里,就这样随着一阵又一阵的风,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深深地印刻在中大学子的记忆中。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走到校训旁,细细观察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校训,我便好像明白,历史的厚重,不仅仅是在空间的广博与时间的浩瀚里,更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肩膀上,在每一个生命之中。游园不仅仅让我们熟悉了校园环境,更让我们窥见中大精神的一角,然后勤学笃行,为传承先人的思想精神而贡献自身的力量。

22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徐红兴:

      中山大学康乐园是一座有着浓厚历史沉淀的校园,从北门牌坊开始,途径哲生堂、惺亭、孙中山先生铜像、陈寅恪先生故居等历史遗迹,将自己置身于这些葱郁古树之间的历史建筑,听取学长学姐热情而细致的讲解,我们仿佛已经沉浸到那段未被尘封的近代历史中去。穿过明代乙丑进士牌坊、唐代古井以及始建于1919年的八角亭,来到崭新的中山大学博物馆门前,我感受到古与今的交融,沉稳厚重的历史底蕴与锐意进取的现代作风和谐共处,让年已近百的康乐园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这样古朴典雅、郁郁葱葱的校园环境,一定能为我们研究生阶段的求学生涯抹上浓墨重彩的记忆。我们也会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追求成为具有“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高质量人才,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中山大学的百年校庆。

22级中国近代史博士曾俊:

      感谢历史系几个研究生党支部的热情组织和讲解,确实是非常有趣的一次康乐行走,同系好友们以建筑作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中山大学丰富的历史底蕴,总之,这是一个温暖的开始,期待接下来与大家的共同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