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文博硕士生党支部党日活动

  2020年10月24日,历史系世界史文博硕士生党支部举办了10月份的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1

  活动前,党支部支委对选片、场次、地点、团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与协商,并围绕《我和我的家乡》及《夺冠》两部电影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确定观看《我和我的家乡》后,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影片的人物形象、剧情设计、相应的社会现实,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反响。

  《我和我的家乡》通过讲述五个个人与家乡之间的故事,围绕着医保、交通、治沙、教育、扶贫五个主题,从普通人与家乡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融入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举措和政策对建设美丽家乡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折射出无数中华儿女在家乡建设过程中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努力与付出,讴歌了党和国家以民为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谋发展,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进的美好前景。影片在幽默诙谐的氛围中让人不禁感悟与反思,从祖国到家乡,电影采用小故事拼贴集合的方法,让不同的导演去讲述他们对题目的理解,给观众带来对某一主题多样性和多角度的理解,为大家呈现了剪辑和运镜十分出彩,而内容又十分接地气的优秀影片。

  在观影过程中,同学们十分投入、被情节深深吸引,并为影片中一位位为了振兴家乡做出无私奉献的小人物所体现的精神而深深感动。观影结束后,大家就影片的现实意义进行了交流讨论,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发表感想,表示对祖国、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无比自豪。

  文博专业硕士二年级的周同学指出:这次党日活动组织观看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令我感触颇多。整部电影由五个别具特点的小故事组成,分别从国家惠农政策,科技创新助农致富,到农村教育,农村环境保护,乡村脱贫致富,都紧扣了家乡的主题。影片当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是邓超饰演的乔树林,或许他只是众多扎根故土,建设家乡平凡人中的一个缩影。但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民也越来越有底气,这点点滴滴的改变都离不开那些愿意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心怀祖国,热爱家乡,脚踏实地的人们,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人。每个人都有家乡,它是承载我们生命的基石,将会伴随我们一生,深深地烙在我们生命里。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在积极努力的生活着,希望我们的家乡能变得越来越好,如果家乡需要我们,我们随时应该前行,将自己的所见所学运用到家乡的建设中去,祖国也会因为我们的共同努力而越来越繁荣昌盛!

  文博专业硕士二年级的林同学说道:观看完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之后,感触颇深!家乡的美好建设离不开每个老百姓的努力!但是,除了家乡情,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的力量!建设美好的家乡、推动家乡的发展尤其需要本土人才的鼎力相助和大力支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发展对国家的建设,对美好家乡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中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好,培养更多的爱国爱乡爱家人才,为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明天做贡献!

  世界史专业硕士一年级的梁同学表示:本次党支部组织观看的《我和我的家乡》让我热泪盈眶,我深刻地感受到家和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强则家强。同时,无数走出大山、改造家乡的人付出的贡献也在推动着国家的乡村建设,助力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因此,作为家乡以及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同样应肩负起家国建设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世界史专业硕士二年级的刘同学感言:《我和我的家乡》虽然是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幕剧形式展开,但是却成功塑造了一个个不为名、不为利,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崇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不仅让人笑中带泪,更会让我们想起现实中千千万万在党的领导下,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而付出汗水与鲜血的乡村基层干部与普通百姓,他们在无私无畏的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奉献自我。

  通过本次观影活动,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了社会中一个个“小人物”是如何投身建设祖国和家乡的感人故事,对祖国和家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对国家的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爱国、爱家之心落实为好好学习知识,今后投身到基层建设的浪潮之中,以人民为中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彭凤林  供图:吴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