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25年上半年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安排

各位老师、同学:

       为做好历史学系2025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导师应作为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论文的学术指导,从严要求研究生恪守学术规范。历史学系学校相关文件的要求 ,做好从答辩资格审查到学位授予审核各环节的工作,加强对学位论文学术规范的审查,把学位论文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

       二、答辩流程及安排

       根据学校通知,请计划参加2025年上半年答辩的研究生按照相关时间节点作好各项工作安排,请加入企业微信群“2025年上半年研究生答辩群” 及时关注群内发布的最新信息。

image-20250305154951-2

       (一)重要时间节点及工作内容

       申请答辩的博士和硕士生应已完成学位论文预答辩。

image-20250305160012-3

       (二)学术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答辩时学术成果应达到申请学位的要求。请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提交成果,并填写《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表》(见附件2),由导师审核是否符合申请答辩资格并签字后连同由系统导出的答辩申请书一起提交至系里。

       (三)论文查重与送审 

       接受检测的是论文定稿,论文撰写格式应符合《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由导师和学系对论文质量把关,达不到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不予送审。第一次检测工作在送审前完成,第二次检测工作在通过答辩后(论文定稿送学校图书馆前)完成。

      注:论文撰写格式应符合我校研究生论文格式要求。送审的论文其封面、扉页、原创性声明与使用授权声明、中英文摘要、正文以及附录部分均不得出现申请人和导师姓名。

       (四)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书未收齐之前不得举行答辩会,否则答辩结果无效。学系将根据论文送审结果反馈进度,结合答辩时间及场地使用情况,有序开展论文答辩工作。

       (1)答辩委员会:根据《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答辩委员由5-7名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2-3人,最多不超过3人,名单需报历史学系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委员会召集人审定;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组成需报历史学系研究生秘书处审批,答辩委员会成员3-5名(至少有1名相关专业的非历史学系的成员)。文物与博物馆专硕答辩委员会,需要有行业导师参加。

       (2)主席应由学术地位较高的答辩委员担任,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校外博士论文答辩委员原则上在熟悉论文研究领域高水平专家中聘请,原则上应是博士生导师。论文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但可参加答辩会,以备答辩委员会咨询,但在答辩委员会讨论和投票表决时应该回避。

       (3)答辩组织:答辩由各教研室负责组织,答辩时间和地点与答辩委员等信息需至少提前3天在学系一楼大厅张贴海报进行公示。

       (4)答辩形式:采用现场答辩。硕士答辩会申请人报告及答辩时间不少于30分钟,博士答辩会申请人报告及答辩时间不少于60分钟。论文答辩记录是答辩过程的重要证明,答辩会应全程录音、录像。

        三、其他说明

       2025年已到最长申请学位年限学位申请人的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审核必须在6月完成。

 

附件

1.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2.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表

3.学位证书照片上传操作方法

4.学位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