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烨轩
基本情况
陈烨轩,预聘助理教授岗位(副教授职称),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5—2022年就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22—2024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24年8月,入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chenyx799@mail.sysu.edu.cn
主要研究领域
古代中外关系史
唐宋史
海上丝绸之路史
代表论文
1.《中世纪文书所见阿拉伯东方远航贸易的商品与经营》,《国家航海》第3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21页。
2.《唐天宝二年(743)交河郡市估案新探》,荣新江主编《丝绸之路上的中华文明》,商务印书馆,2022年,306—343页。
3.《钱王射潮传说与10世纪杭州的海塘建设》,赵世瑜主编《北大史学》第2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67—91页。
4.《黑石号上的“宫廷瓷器”——中古沉船背后的政治经济史》,《北京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19—129页。(《新华文摘》2020年第9期摘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0年第5期转载)
5.《高骈的野心——晚唐的朝廷、淮南节度使和扬州社会》,《中华文史论丛》2020年第4期,241—268页。(《中国历史文摘》2021年卷摘编)
6.《宋代东南第一州——10—13世纪杭州的海港功能探析》,《杭州文史》2020年第2期,18—37页。(后收入包伟民主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千年以来东南地区文化区位重构与杭州的崛起》,杭州出版社,2021年,110—129页。)
7.《裴度的毡帽——武元衡、裴度遇刺案中所见的商业与政治》,叶炜主编《唐研究》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499—519页。
8.《唐代安南都护府治下的族群问题研究——以都护和土豪的关系为中心》,刘玉才主编《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7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32—83页。
9.《旅顺博物馆新发现的晋史写本考释》,《西域研究》2018年第1期,23—31页。
10.《新发现旅顺博物馆藏法制文书考释——兼论唐律在西州诉讼和断狱中的运用》,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2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81—202页。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1.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6批特别资助(站中)项目(2023T160026)“《诸蕃志》的世界——13世纪的中外交通史料研究”,2023年—2024年。
2.主持北京大学大成国学研究生奖学金项目(DC202012)“中国近古时期的市舶体制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研究”。 2020年—2022年。
3.参与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整理与研究”(16JJD77006),2016—2020年。
4.参与北京大学马可·波罗项目,2016年— 。
5.参与北京大学“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19年— 。
获奖情况
第三届盐田海洋图书奖年度学术奖,2024年。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3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度好书,2023年。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
第十七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一等奖,2022年。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18年。
第十届史学新秀奖一等奖,2016年。
学术交流
2023年12月14日,主讲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考古文博论坛”系列讲座、文博系列讲座第45讲《马可·波罗从泉州出航的历史探研》。
2023年12月13日,参加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学术沙龙(总第46期)“海边的唐宋史”,引言报告《风下之城:唐宋海洋史视野下的广州》。
2023年12月10日,主讲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考古文博论坛”系列讲座、文博系列讲座第44讲《南越王与大食国宝珠:晚唐〈传奇·崔炜〉的海上丝绸之路记忆》。
2023年11月1日,主讲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旭日—支遁人文讲座第41讲《苏轼在杭州:以元祐四年高丽僧进奉事件为中心》。
2022年12月21日,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座《宋商的西方远航之路》。
2021年7月20—30日,参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等举办“古代制瓷工艺实践” 实验考古暑期课程。
2019年8月4—15日,参加第九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闽粤·海洋”。
2018年7月20日—8月3日,参加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举办的2018年《全球视野下的海关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